目前中國唯一集簡牘保護、整理、研究和展示於一體的專題性博物館,佔地面積近30畝,以漢代風格的三國高台建築為設計風格,總投資2億元,歷經6年建成,其中,展廳面積5000平方米,分設陳列廳,文物專庫和研究整理三大部分,目前收藏有各類簡牘文物15萬餘件,相關文史資料千餘件。
目前中國唯一集簡牘保護、整理、研究和展示於一體的專題性博物館,佔地面積近30畝,以漢代風格的三國高台建築為設計風格,總投資2億元,歷經6年建成,其中,展廳面積5000平方米,分設陳列廳,文物專庫和研究整理三大部分,目前收藏有各類簡牘文物15萬餘件,相關文史資料千餘件。
灕江是桂林風光的精華,發源於桂林東北興安的貓兒山,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懸恭城河口,全長437公里。由桂林至陽朔84公里的灕江,江水盤繞群峰之間。再加上灕江水含泥沙量僅為萬分之零點六,因此終年 「澄江似練」,陽光之下有如鑽石生輝,千百年來不知吸引多少文人墨客。
荔浦在桂林市南方,以馬薯和芋頭出名,當然荔浦的景色淤是非常迷人的。今一早起來不是要談吃的,今去乘古舫遊遇龍河跟看魚鷹抓魚,來沾染這兒的風土人情〝古舫對歌〞。遇龍河是灕江在陽朔境內最長的一條支流人稱「小灕江」。而且,形容「桂林山水」如果是「大家閨秀」的話,「遇龍河」則是「小家碧玉」,並且這個景區是桂林地區中最大的純自然山水園地。
堯山是欣賞桂林山水的最佳去處和風水寶地,暮春三月,堯山一片杜鵑花海,有紫、綠、紅、橙、粉、赭多種,堪稱一絕。乘觀光索道可以直達堯山之頂,極目四望,山前水田如鏡,村舍如在畫中,千峰環綠,一水抱城流的桂林美景盡收眼底,峰海山濤,雲水煙雨的桂林山水就如同一個盆景展現眼前。在山頂可以看到巨大的天然臥佛,還可以飲一口天賜聖泉的泉水。〈來時山頂以被鎖住無法上到山頂〉海拔450米處的山腰上,秦時建堯廟,堯山之名山此而來,後壽佛寺和白雲觀建堯廟舊址上,寺前有旱澇保收的〝天賜田〞。在海拔500一700米處,原建白鹿奄,為唐白鹿禪師故居,赤稱玉皇閣,海拔200米處,明建祝聖奄,又名茅平奄。堯山腳下,還有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沈藩王墓群一一靖江王陵,海拔300米處,規模宏大輝煌,在此出土的梅瓶揚名四海。〈靖江王陵下篇介紹,這次上堯山下大雨,穿著雨衣還真有趣,一片白茫茫什麼ㄝ沒看到〉
九寨溝風景區位於四川省北部阿霸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舊名南坪縣〉的中南部,距離九寨溝縣城40公里 ,成都440多公里;是一個由青山、森林、湖泊、瀑布、綠水所組合成的神妙自然美景。近年來,隨著公路與機場的整修及興建後,更容易造訪,ㄝ成為四川最知名的旅遊景點。〈據說:光每年純門票收入就高達6億人民幣〉
這是ㄚ嬤跟張大哥於2007年6月12日 去四川一遊,經過一段時間介紹的不完整,請加減看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