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來到洞內宿舍區~我出生地,這兒的梅樹比較年輕,是後來眷屬大都搬到洞外去了,要不這種梅樹的山坡是開心農場,十幾戶人家都在這兒種菜
這座紅色的大橋在這兒是不是有點另類,這座喬是幾年前電廠多了一部發電機,為了要運送過溪才建的,旁邊那座灰色的橋跟我同年喔!有60年歷史了,記得小時候要去上學就是要下個樓梯..經過橋頭的崗哨...經過橋過山洞,所以~有洞內宿舍跟洞外宿舍
這是洞內宿舍全盛期的原貌,現只盛8間跟以前課長宿舍〈課長宿舍我們都稱他萬花樓,因為有陣子是女老師宿舍,以前萬大分校是台電自辦給偏遠員工小朋友唸的學校,老師都是電廠甄選師資優等的老師〉...都被用來當出差宿舍了
一張泛黃的黑白照片,勾起的卻是滿滿的彩色回憶,
青翠的山巒環繞,小橋流水點綴其中,還有一棟、棟
雅緻的日式木屋建築,這是從小我生長的地方,是我
心目中永遠的世外桃源...台電萬大發電廠洞內宿
社區。
此照攝於民國七十年,當時甭說現在熱門的奧萬大賞
楓森林遊樂區還未規劃,清境民宿尚未興起,合歡山
下雪ㄝ不會塞車,就連通往霧社的道路都還是石子路
,但是我們這塊小小的社區,不但山明水秀、鳥語花
香,各種設施ㄝ十分完善,有綜合球場、游泳池、圖
書館、土地公廟、食堂、醫務室、菜舖、理髮廳、福
利社、冰店,甚至還有一間小郵局和迷你國小,惟一
的不便就是交通,而這一不便,其實ㄝ造就了大家沒
有疏離感,互動更加緊密的事實,間接增添了許許多
多的生活休閒情趣,上山採筍、採野果、野菜、砍木
柴,到河底溪流垂釣,游泳、打球、喝喝小酒,打個
衛生麻將,這幾乎都是全民運動,日子能過得如此消
遙自在,我想只有在這麼單純的山城才能夠痛快擁有。
清一色都是電廠員工及眷屬,ㄝ使得我們鄰坊關係格
外親切、融合,巷道整潔乾淨,路燈排水溝齊備,家家
戶戶几窗明淨,花木扶疏綠意盎然,每到傍晚黃昏時刻,
下班、下課的都回來了,只見打球的、種菜整理花圃的
,肆無忌憚奔跳戲玩的孩童,活躍整個社區。還有那縷
縷炊煙升起,你可以想見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生動的畫面?
但曾幾何時?景不復舊;人事ㄝ全非。埔里到萬大的公
路,在七十四年底全程拓寬並鋪設柏油完成,交通是改
善了,卻ㄝ注定了這片人間淨土沒落命運的開始,年紀
大的員工為了退休作準備;先把家眷移居到埔里或台中
,年輕的為了子女教育著想,ㄝ先後貸款購屋在外,以
前熱鬧的景象漸漸消失不再,心與心的距離拉遠了,人
情ㄝ淡薄了。球場人跡空蕩;泳池荒廢;到處空屋閒置
,雜草叢生。廠方為了房舍的維修大傷腦筋,後來乾脆
全部拆除,只保留八間閣樓,這就是你如果有幸光臨此
地,現在所能看到的破景殘像,或許你仍感覺不錯,但
請相信我,它早已褪盡千華。
許多人夢裡的「香格里拉」我沒有刻意追求,就因為土
生土長,即自然身歷其境並恭逢其盛,而更幸運的是還
嫁給了父親的年輕同事,所以到今天在老公尚未退休之
前,在這個地方我們仍保有一個窩,我仍可以恣意隨興
的品味那些山野風情,一張陳年舊照無言的訴說著一頁
滄桑,如果不是親身見證所有的變遷,誰會在那夾道的
櫻楓林邊,還有著懷舊的悸動和情牽?
以後如果有機會來奧萬大賞楓,請記得在過碧湖的大下
坡路段,輕輕搖下車窗,並告訴身邊的同伴:「我有一位
網友住在這裡,我看過一張二十幾年前這裡原始模樣美
麗照片」。
消失的地平線永遠不再升起,我們都應該珍惜把握當下。
〈這是好久以前在雅虎寫過的文〉
好了...說太多了賞梅.....
廠區~這兒的梅樹ㄝ不少,但廠區的櫻花大道比較出名,可惜這兒管制沒對外開放,所以...好友都說我《得天獨厚》
這兒的櫻花小開了少許,在過一個月過舊曆年肯定大開.....
走到這兒遇到好多老同事...一聊沒好好拍,找了一張櫻花大道...這還不是最美的,往年拍的都分類在阿嬤的故鄉裡,有興趣的可以去翻箱倒篋ㄏ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