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定古蹟聚奎居古厝位於烏日區學田社區內的小巷弄之中,是知名詩人陳若時的故居,陳若時的祖父是位進士,後來其子孫經營米店,生意興隆,累積了大量的財富,由於陳家當時並沒有子嗣,而陳若時是3 位養子中的長子,因此,他就順理成章地繼承了陳家的財富。
聚奎居古厝是一棟中西合璧的豪宅,傳統中國三合院格局加上巴洛克建築之洋樓,正身山牆頭上刻有「穎川」堂號,堂號底下可清楚地看到「聚奎居」3 個字。聚奎居古厝的建築年代為日大正9 年(西元1920 年)左右,即使已有近百年歷史,但由宏偉、華麗的外觀看來,不難窺見其早年的繁華。
從大門望去,聚奎居中庭內建置了一座海棠形水池,雖然現今整個庭園已被雜草所覆蓋,但聚奎居整體結構依舊保存非常完整,此建築正身建材為RC 加強磚,而兩旁護龍則為磚造;由於立面構材保存完整,迴廊、圓柱、泥塑裝飾等極具特色,今日,聚奎居古厝已成為中部地區愛好攝影人士的天堂。
陳紹宗之父,為陳家地17世的陳廷玉〈1866_1901〉。因膝下無兒,為了香火傳承便先後過繼了三為陳姓別宗之子為〈螟蛉子〉,以長幼順序分別陳紹宗、陳茂松、陳紹裘。另包含由其弟陳錫奎過繼之「過房子」陳聰敏。合計共四位養子。
陳廷玉在35歲去世之後,年長的養子陳紹宗變成了陳宅戶主,在既有殷富產業上,繼續拓展各方事業。日據時代大正年間,陳紹宗已是擁有上百甲田產的大地主,除今日學田路兩旁盡是陳家土地外,還包括成功嶺上仳連好幾大片山坡地。
「無錢找文堂,無米找聯芳」。這是烏日在日據時代所流傳下來的諺語,由此可想見聯芳米行大股東陳紹宗的雄厚資產,在當時為地方公認的豪門世家。
陳家的資產在台灣光復不久開始受到影響,國民政府在與中共爭鬥失敗後,統領國軍及軍眷來台,在未能妥善建造營區或眷村時,據說常以強行借住民宅的方式度過非常時期。陳家這座烏日最醒目且頗具規模的豪宅,就成了國軍借住的目標,整個陳宅二樓,無條件被佔用長達五、六年之久,周邊房舍ㄝ遭分割使用。
之後實施的「三七五減租」,很快地便對坐擁百甲地的陳紹宗形成更大衝擊。田租比日據時代租金短少一半以上,成功嶺的山地產權ㄝ畫為軍用,除祖墳瑩地外全被強行低價徵收。
民國41年,陳紹宗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遽然死去。由於生前沒有交代立遺囑交代遺產分配,以致死後不久,其妻妾及嫡蔗子孫,陷入一場遺產的搶奪及紛爭。最後整個陳宅,因為長期欠房稅及遺產稅,而慘遭政府查封法拍。百甲的土地,之後ㄝ因「耕者有其田」政策,及歲稅金無人繳交的情況下,同樣遭到法院拍賣。富貴無常,陳家產業就這樣煙消雲散。
陳家古厝聚奎居,在時代的變遷中,起高樓又沒落成頹圮殘垣,在風雨摧殘和地震搖晃下,最後沒入荒煙蔓草裡,這樣順應自然的被淘汰了。
陳紹宗是日治時期烏日地方上的富紳商賈,當時的陳宅,外觀時髦典雅,常有昂貴轎車、機車穿梭其中,屋內五代同堂,是容納40多人的大戶人家宅第。然而昔日的絕代風華,卻隨著陳紹宗的過世,而煙消雲散,淪落到今日破敗荒蕪的地步。
其實,這是外拍課的題材,因為上課日有事...張大哥剛好要來烏日找朋友,順路陪我先來練拍,這樣的題材很有發揮的好地方,拍起來很有fu..難怪有好多婚紗照選到這邊拍
但拍到後來還讓人毛毛的
從後院拍起來還真的氣派
走在這往日氣派非凡的長廊,讓人不免有點感嘆世代變遷的無情,為國民政府付出那麼多的代價,換來家破人亡
【斑駁】
上了二樓真的要小心,怕一不小心天花板掉下來....
右側被榕樹氣根爬滿整個牆壁...真的會讓人毛骨悚然
聚奎居的後人表示,不禁止遊客入內,但不負責安全;市府則說,因為還不是市定古蹟,無法編列經費維修管理,只能協助設置警告標語,提醒遊客如果想要進入,安全問題自行負責。
路線1:國道1號 → 王田交流道(往烏日方向) → 台1線 → 中山路三段 → 學田路 → 學田路305巷內即達
路線2:國道3號 → 中彰快速道路 → 環河路交流道 → 烏日大橋前左轉 → 公園路 → 勝安巷 → 新興路 → 中山路三段 → 學田路 → 學田路305巷內即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