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榜哥帶來銅鑼賞過油桐花後;深深的愛上這兒賞桐季節時的美,幾乎每年都走省道13號44公里處看到隆加油站轉彎不遠處右轉上山,一路都會看到落了一地的油桐花,這兒ㄝ好幾條上山的步道可以用走的賞花,我都走這條路一邊賞花拍拍...再到客家大院
走不遠這個彎道ㄝ挺有fu~下車拍拍卻遇到這隻黑冠麻鷺
黑冠麻鷺(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hus),俗稱暗光鳥(與夜鷺一樣),中等大小,分佈在亞洲南部、東部和東南亞,在印度、中國大陸、台灣和菲律賓等一帶繁殖。
黑冠麻鷺站立時大約47公分高。棲習於森林裡並常夜間活動,遇警時會伸長脖子擬態,在繁殖期入夜後會站在樹枝上向四方大聲鳴叫。成鳥有黑冠、面孔和脖子為紅棕色,背部為黑暗的紅棕色,腹部有細條紋,翼黑。亞成鳥是灰棕色有黑和白色斑點,並且下部有斑紋。
台灣油桐小史
油桐原產於長江流域,引進台已有百年的歷史,主要用來榨桐油。
油桐樹在植物上的分類屬大戟科喬木,台灣有木油桐(千年桐,果皮皺摺),和桐油樹(三年桐,果皮光滑)兩個品種。木油桐生長快速,可做家俱、火柴棒、牙籤等,同時也是火柴和造紙工業的理想材料。桐油樹以採果搾油為主,果實可用來提煉防水性佳的桐油,馳名國際的美濃紙傘傘面所使用的防水油,便是桐油,另外在化工不像現在這麼發達的時候,也是油漆的重要原料。
油桐對土壤的適應性強,生長的速度快,而且好管理。民國六十六年,政府實施山地保留地加速造林政策,油桐樹便是被挑選的造林樹種之一。後來有一段時間,日本家具市場需要大量的梧桐木(泡桐),做為抽屜板材,國人一窩蜂種植梧桐,但卻感染俗稱『天狗巢』的簇葉病。投機的農林便開始改種質材與梧桐相類似的油桐,以假亂真仿冒梧桐出售。但是精明的日本人,當然會發現,之後油桐樹便被棄置山林,無人問津,變成山林間的野樹,對油桐樹來說,可真是像莊子說的無用是為大用,因為沒有了經濟價值,反而活得更好更長命。
路邊這棵矮矮的桐花開的好滿喔...忍不住叫張大哥幫我拍拍
掛在蜘蛛網的落花~看起來好孤單
順著路又來到這個彎....這兒這棵聽說愛拍的都說這棵是樹王,開的好美喔!快來等車車經過配上這棵樹王最棒啦!
今天來這棵樹王開的挺美的....還沒什麼落花
馬櫻丹上的落花ㄝ很美
早上7點多透光的油桐花確實美,接下來往客家大院拍桐花去.....
說到拍螢火蟲真的可是一門學問,禮拜3~4月16日跟小朋友到好友後山的賞蟲蟲私房景點,興致勃勃的帶著機絲...卻不會拍好嘔喔!其實在現場老三就打電話請教過他的同學,但螢火蟲越來越多乾脆記憶在眼睛裡好了,回來ㄝ跟農夫說~不會拍,後來老三同學ㄝ線上教學,我很認真的學....那麼剛好;農夫來上課..等下課要載我去實地教學,18日晚上又上山去拍螢火蟲
第一次拍螢火蟲...拍了兩個多小時,拍沒幾張...能拿上台面的沒幾張...這樣我已很滿意了
可是景都是黑色的....有機會再來去拍我想要的景清楚連螢火蟲都美的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