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天城,我們繼續往修禪寺去,修善寺鎮位於伊豆半島的中央部,周圍是被天城、巢雲、達磨山群環抱的丘陵地帶。修善寺溫泉是順著桂川伸展開來的、在中伊豆屈指的大溫泉,氣氛與周圍環境十分調和,自古以來深受衆多的學者、藝術家和文學家的喜愛。佛錐溫泉,據說是8世紀的高僧弘法大師用佛錐敲打岩石時溫泉水從岩石中湧出而得其名,它也是修善寺溫泉的發祥地。佛錐溫泉地處溫泉街的中心,可以自由參觀。9世紀初期弘法大師開建的名刹──修善寺內,有傳說是弘法大師年輕時修行用的修禪寺的深院。
這兒有好多間百年著名旅館,尤其這家「新井旅館」,曾深獲日本文人墨客、政商人士的喜愛,我們沒能參觀有些遺憾,今因為還是日本的連續假日的第二天,來到這市中心還遇到塞車耶!車子停好遠...不礙事?這要可以走走這兒的老街,體會一下溫泉鄉的人文特色
走在這特古意的街道讓人想起戰爭日片的場景,走到那兒都能聞的到百年木屋的˙木頭香跟濃濃的溫泉味,沸騰的溫泉池能看到好多溫馨的畫面
清澈的「猿之手湯」,女兒說這水洗起來好舒服,聽說能治皮膚病耶!
「虎溪橋」望向桂川,可見到在桂川旁的「獨鈷之湯」。傳說弘法大師空海在桂川旁見一人為以川水為生病的父親擦拭身體,因深受其孝道感動,用其法器擊川石而湧出可以治病的靈湯,這即為所稱的「獨鈷之湯」,且不論故事真偽,孝感動天的故事總是扣人心弦。
「獨鈷之湯」周邊的景致特美,有古意參雜些新潮的街景,聽那潺潺流水聲...好心情
˙
終於走到這間古廟,古廟起源於西元807年,由弘法大師(空海)創建,一直到鎌倉時代,才正名為『修禪寺』沿用至今
由石階往上,到達修禪寺的山門,山門不大。古色古香。山門兩旁各有183公分的金剛力士神像一座,大概也是歷史悠久,有些斑駁,但面部表情栩栩如生,嘴部與日本許多寺廟的金剛力士一樣,還是「阿」、「吽」的造型 (開口者為「阿」、閉口者為「吽」)。
這間古廟經歷千年,中間也經歷過許多災難伊豆修禪寺多次經歷戰爭和火災,分別在西元1409年和西元1863年,多次遭受火災的毀損,現在看到的本殿是在西元1883年再建的,伊豆修禪寺更在西元2007年舉辦開創1200年的紀念慶典
伊豆修禪寺本殿內供奉的是『大日如來』,神像歷史悠久,木頭雕刻,雕工精細,在西元1993年1月20日被列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進入山門後,為寬闊的庭園。庭園右前方有塊「百度石」以及石旁的小門「百度門」。在日本寺廟,「百度石」為其基石,由「百度石」為起點行至寺廟本堂參拜,據說由「百度石」至本堂參拜百遍,可得保佑,俗稱「百度參り」或「お百度を踏む」,如果赤腳(裸足)而行,效果更佳。拜佛虔誠的朋友,在修禪寺可以過百度門往返百度石與本堂間參拜,想必有不同的感受。
「百度石」右前方為修禪寺的鐘樓,鐘樓頗高,以石為基底,造型傳統而古樸,為戰後重修的建築物。
剛進門就被這幾棵楓紅迷著了,姐姐說這還不算美ㄟ,但今年日本的楓葉都沒往年美,這兒可是這幾天來賞到最美的楓紅
鐘樓的對面為修禪寺的「水屋」,極為一般日本寺廟常見的「手水舍」。修禪寺的水屋一樣龍頭出水,不同的是修禪寺的水是弘法大師開鑿的溫泉,所以洗手時為熱的溫泉水,頗為特殊。
來到日本的景區看到穿著和服的美女可是習以為常,但心裡還是會想要跟美女拍拍照...哈...美女們都很樂意的跟你合照...真善解人意
來到伊豆修禪寺,不知道為什麼,心很自然就靜了下來,大家如果有機會來到修善寺溫泉區,除了享受千年古湯之外,推薦大家也可以來這間千年古廟,欣賞歷史文物,感受一下世外桃源嫻靜的氛圍
這回來還要謝謝姐姐的好友宗小姐,一路當我們的司機
老四最愛來日本古廟,還來這兒求御首,挺可愛的招財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