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山大飯店是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中山區劍潭山的地標性質中國風飯店,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早年為臺灣首屈一指的大型國際性飯店。目前所見的宮殿風格建築於1973年落成,是臺北市的著名地標之一。除了位於台北市的主館,在高雄市亦設有分館。台北圓山大飯店已晉升為交通部觀光局評鑑之五星級飯店。
圓山大飯店的位置原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臺灣神宮所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二戰光復台灣後,苦於臺灣沒有豪華的國家迎賓設施可以接待外國貴賓,遂拆除當時台灣神宮,並原地改為台灣大飯店;1952年,改由蔣宋美齡等政要為首組成的「財團法人台灣敦睦聯誼會」(簡稱「敦睦聯誼會」;精省前稱為「台灣省敦睦聯誼會」)接手經營,並改為圓山大飯店現名,以孔令偉為首任總經理。原先用途為招待訪華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及蔣中正與蔣宋美齡夫婦之訪客。當時圓山大飯店的建築規模甚小,在1963年時才將飯店的基礎設施全部建設完畢。
1967年,圓山大飯店獲得美國財星雜誌評為世界十大飯店之一。1973年10月10日,由建築師楊卓成設計新建的14層中國宮殿式大廈落成,圓山大飯店遂成為當時台北市的新地標。
經營圓山大飯店的臺灣敦睦聯誼會,雖然是以私人名義捐款成立的財團法人,但實際上由中華民國交通部管轄,而當時的所有捐款人均為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要員。因為與政府的特殊關係,圓山大飯店長期成為台灣、乃至於中華民國對外的國際招待場所,其半官方機構的神秘色彩,使得一般民眾難以入住其內。但隨著1990年代後,民間大型飯店業者的崛起與挑戰,曾經一度使當時的圓山大飯店難以競爭。1995年,因屋頂會議廳施工不慎引發火災,迫使圓山大飯店進行全面性的整修工程,1998年完工之後才重新開幕。
為了增強競爭力,圓山大飯店近年來開始活化經營架構,除了提供多角化與平價化的服務之外,並先後引進民間的專業經理人(如嚴長壽等)負責經營整頓,而得以維持其在台灣旅館業的旗艦地位。
(以上取自網站)
圓山大飯店的原址在日治時期曾是日本人建的臺灣神宮,由於地處的劍潭山山頭,突出於台北盆地之上,在風水學上地理位置極佳。飯店屋頂使用歇山式。飯店的建築上採用相當多的龍形雕刻,故有人稱此飯店為「龍宮」;除採用龍形之外,亦有石獅、梅花等中國建築常用的圖案。
飯店大廳中央往上望,這裡有一座梅花造型的藻井,中央以五條金龍環繞一顆龍珠,意味「五福臨門」,仔細觀看更能發現藻井內外周圍更有23條金龍及16隻鳳凰簇擁,取其「3」諧音「升」意指步步高升,「16」伴隨大梅花「發」,諧音擁有一路發之意,梅花藻井象徵龍鳳呈祥,意義深遠。
圓山大飯店是台北老字號,也是台北市最著名的地標,早期台北的飯店與商旅業沒有現在這麼興盛。許多國外遊客及知名的藝人、導演等大人物來到台灣,必定造訪名聞遐邇的「圓山大飯店」。
大型圓柱挑高的空間,與燈籠的交錯配置,令人彷若有如走入宮廷劇的時光穿越。
為了來體驗一下達官貴族出入場所,跟好友跟團浩浩蕩蕩的北上入住一晚,中午當一下貴婦,早到的當兒我們到處走走拍拍
在走進大廳後,就可感受那富麗堂皇的古典氣氛。
圓山大飯店是十四層宮殿式大樓,紅柱金瓦、氣勢輝宏。
這天拜訪的目標是松鶴廳與住宿一晚,是異國料理自助式吃到飽。就位在圓山大飯店的一樓,有著古色古香的入口。
入門的大幅國畫,呼應餐廳名字畫上許多的鶴,鶴在中國傳統裡有著長壽的象徵,是吉祥的化身。
松鶴廳的用餐區不僅光線明亮,大廳旁用餐區讓人有氣派感
涼拌菜、冷盤是許多人墊胃的好選擇。
松鶴廳提供了不少種類的冷盤與熱食,看起來高檔又好吃。
對海鮮控的旅人每次吃到飽時,都會不自覺地先往海鮮區走。
現切的肋眼牛排怎能錯過呢?旁邊的烤鴨ㄝ是很好吃,個人特愛
日本料理區也是不容錯過的,繽紛的散壽司也很受到歡迎。
熟食熱炒區,這裡的菜色相當多元!蚵仔煎這個是最具台灣代表的小吃,不用去士林夜市,在此能吃得到有些驚喜。重點是這用料實在的蚵仔煎,真的非常好吃啊!
各式的乳酪也好吸引人喔!
用餐免不少要有飲品來搭配。甜點區的範圍非常大,還有現烤布蕾喔!
圓山大飯店 松鶴廳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四段一號
電話: 02-2886-8888
時間&價位:
早餐 6:00~10:00 TWD $550
午餐 11:30~14:30 平日TWD $780 週六.日.國定假日 TWD $880
下午茶 14:30~17:00 平日TWD $490 週六.日.國定假日 TWD $590
晚餐 18:00~21:30 平日TWD $890 週六.日.國定假日 TWD $990
用餐到兩點三十分,接著安排解說員介紹圓山飯店及探訪秘密逃生通道
圓山大飯店是台灣早期數一數二的國際觀光飯店,在此接待了許多國家元首及政商名流,見證了中外邦交發展演進。2015年,圓山大飯店完成了規劃多時的裝修計劃,473間客房展現全新風貌,融合中西式設計美學,讓圓山大飯店有了不同的亮點。隨著時間的推進,台北的商務旅館、星級飯店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或許提供商務旅客或觀光遊客有了更多選擇,而圓山大飯店所展現的文化氣韻與優雅風華,就是旅客為她所深深著迷的獨特之處。
大型圓柱挑高的空間,與燈籠的交錯配置,令人彷若有如走入宮廷劇的時光穿越。
圓山大飯店,大地方充滿華麗及壯闊感,很多很小的小地方也不容錯過
2006年台北圓山飯店密道被媒體曝光後,飯店人員當時也詳加介紹,因蔣中正與蔣經國時代有很多國內外政務官要,都來此地享受國宴,因保護元首而在建造過程中增加此設計。
圓山飯店總經理池漢乾指出,這兩條密道位於地下二樓,除了考量蔣中正的安全外,主要是當時圓山飯店出入的都是達官顯要,萬一發生空襲,貴賓可就近至地下二樓防空避難室躲避;若一旦發生威力更大的核彈空襲,即可迅速進入防空避難通道。
兩條密道皆為2.3米寬,2.1米高,造型有如螺旋式走道,一路向下盤旋,若不小心可能就會摔個大跤,寬度可容納二至三人同時並行。最特殊的是,西側的密道旁,還設計成約一人寬,以磨石子為底,類似溜滑梯的滑行道。飯店說法是,這種設計便於讓行動不便的人員使用。由於滑道兩端距離約20米,又是一路往下盤旋,看過的飯店人員戲稱,這大概是世界最長的「水泥溜滑梯」。
這兩條密道往東可達北安公園,全長78米,在沿線裝有電燈照明設備,共有45個燈座,86個階梯;往西可抵圓山聯誼會劍潭公園,全長80米,75個階梯,內部蜿蜒曲折,一直到出口處可以見到兩扇長期深鎖的金屬門,打開後還會見到兩座高約5米的石牆遮蔽,外界根本看不出這是坑道出口。
金龍廳大廳的銅龍,原置於臺灣神宮,1987年整修時鍍金。
住宿區,每層樓廊道翻修後以「梅、蘭、竹、菊」為主題,各層樓的牆面上掛的詩賦也都不同,各空間充滿詩意。
約7~8坪標準客房房間,精巧可愛。
自圓山大飯店東側東側遠眺整個內湖及基隆河岸地區風景
房間外的陽台風景可眺望整個大台北市的夜景
1975年時,蔣宋美齡成立「臺北圓山聯誼會」接手原本敦睦聯誼會與私人會員服務相關的業務,是一個會員制的俱樂部。該聯誼會的活動設施位於圓山大飯店主建築後方,由一群與飯店建築風格相同的低矮建物組成。
這樣體驗一日貴婦....開心....成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