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哥與小瑞賢伉儷接下來安排我們來到苑裡王家古厝,王家古厝就在榜哥新家附近,在地人帶路就是不一樣,哇~~蒜香藤古厝也太美了吧!!就喜歡這樣的古意
\
來時蒜香藤是大滿開,想賞花請把握這幾天,先提醒大家~蒜香藤花期非常短,這星期花況最佳,錯過~明年請早吧!!~~
蒜香藤攀附古厝上構成美妙風情,磚紅老牆搭上蒜香藤艷麗花瀑,純樸空間變的好療癒,整個氛圍夢幻到不行
看到滿滿的蒜香藤真是太美了,大家卯足全力盡情拍照
古厝門窗超好取景,怎麼拍都像在拍偶像劇
不同角度不同見解,最喜歡透過窗看花花世界
拍好蒜香藤可別急著離開,王家古厝社區ㄝ很好逛,斷垣殘壁之美王家三合院,古厝化為花園增添觀光價值,「山柑橋」南約五十公尺處與台中縣為界,原立有州界標石。因王家先祖王業旭在此定居,繁衍子孫,全庄均為王氏居民,亦有「山柑王厝」古稱。
此間也就是日治時期「愛竹山莊」之所在,由主人王清淵在此設立私熟教授漢學,並與外地文人雅士在此賦詩吟唱酬酢,門生最多時約有一百五十人,分早、日、晚三班教學,每童每月束脩斗米。此外,亦設有戲館、武館,號召庄內子弟習戲或武術,前者除庄內節慶自娛外,偶亦外出酬神演出。
苑裡位置座落於大安溪中游北岸,原屬於平埔族道卡斯人耕墾生活之所在,依清代文獻考察,苑裡鎮在當時被稱謂「蓬山八社」的主要地區
山柑王家自九世祖王業旭自泉州安溪遷居開始 , 世代蕃衍生生不息迄今。「愛竹山莊」建於大正初年, 為王家十三世孫王清淵所興建,作為推廣漢文之據點....
另依據《 淡水廳志 》所載,七里香俗名「山柑花」,又名「山礬花」,因種植之處,蠅蚊不生,且可以辟除癘瘴。另依日治初期所修《苗栗縣志》把「山柑」視為一種樹名,非果樹。
七彩田庄有的繽紛色彩
王清淵,字泉如,文學才高學識淵博,昭和七年(1925) 在此集結騷人墨客數十人,成立當地主要的詩社---「蓬山吟社」,積極推廣傳統文學。
山柑庄在日治中葉以前為大安溪與房裡溪交錯河床內的一船型孤島,周圍均為石礫,沒有土坊,唯獨庄內土厚近丈,又地勢高過四周河床地,幾不淹水,原為平埔族聚落,日治時期村民祈助神祇免遭水患,特以農曆八月十日為祭祀。所以,想必先民種此植物以維持聚落居民衛生健康。是否以「山柑花」或「山柑樹」而得名。亦可再研究)。
世代住著一群敦厚莊稼男女老幼,好山好水,且社區內還有多座百年建築物,古色古香,意義非凡。全社區488戶人家、人口2,095人,以王姓家族人口居
多,經由考證為王羲之後代。(取自網路)
這些老舊的古厝大多沒人居住,83年6月16日成立山柑社區發展協會,全面推動農村再生與執行環境教育理念,刻劃山柑美麗家園成為新風貌的社區
王家古厝簡單的說就是王姓家族祖厝,整個老宅社區滿滿懷舊味,旅人們也能體驗當時生活韻味
不老舞臺似乎訴說人們要永保年輕的心
海洋生物牆吸引目光,近一點看竟是用瓶蓋貼出來的小丑魚,只能說創作者真是太有材了吧!創意無限~~
這處是DIY土角牆的地方,ㄝ是社區最後面了,回頭看看走過的歲月,想想當年這曾經的榮景
走過歲月
負載著
悲歡離合的光影
無聲卻壯闊
幽微而厚實
還有早期使用的汲水器,是不是很像回到小時鄉村情境
苗栗苑裡鎮山柑社區王家古厝怎麼去?
導航直接設:苑裡鎮山柑里王家古厝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山柑5鄰58號
(苑裡鎮山柑社區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