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來南部玩的第3天,因為好咖...所以一揪都好,再說南部要下來的機會不多,西子灣30多年前跟張大哥公司旅遊來過一次,一早來好多陸客喔!
西子灣位於高雄市西側,在清朝初年期間,名為『洋路灣』、『洋子灣』,又名為『斜灣』(在閩南語的諧音引申下(斜仔灣));西子灣北靠壽山,南臨旗津半島,距市中心車程約20分鐘,現有高雄捷運橘線直接到達(西子灣站),原本是一處以海水浴場及天然珊瑚礁聞名的灣澳,後經高雄市政府陸續開發,規劃成一個完善的風景區,西子夕照為高雄八大勝景之一;民國69年更在此地建立了全國僅有的一所海濱大學-中山大學,使西子灣更添加了幾許的文化氣息。
除中山大學外,尚包括西子灣海水浴場、海濱公園、蔣公紀念館、清代打狗英國領事館以及有「壽山洞」之舊稱的西子灣隧道;自西子灣入口的停車場,可遠眺高雄港,由此可到中山大學的入校車輛管理站,站旁有一條蜿蜒的囝山道,通往半山腰的十八王公廟及史蹟文物陳列館;西子灣海水浴場極富熱帶氣息、南國風情,高聳蒼翠的椰樹和潔白的沙灘,日落西沉,躺在樹林下享受涼風徐徐吹來,令人心曠神怡,是高雄市民弄潮的天堂。西子灣是一處以夕陽美景及天然礁石聞名的灣澳。這裡的夕陽是高雄八景之一,每當夜幕低垂時,漁船燈火閃爍其間及晚霞的照耀下,將大海點綴成海天一色的美景,常可見一對對情侶在此互道情愫,是約會的好地方。
取自網站
因現陸客很多,進入英國領事館要收門票,就爬階梯上去走馬看花好了
今早天氣不太好...拍起來不美
因時間有限就這樣走走拍拍
因西子灣不能停大車,我們順著海邊走到哨船頭公園
史蹟文物陳列館原為舊英國領事館的領事官邸遺址,號稱是全台灣第一棟洋樓;西元1860年北京條約開放了台灣包括打狗、安平、淡水、雞籠四個港口,英國率先在台設立領事館,至1864年英領事館自淡水遷至打狗,次年英商天利洋行建竣此館,1867年英國向商行承租設立領事館,因此該館建立時間應該比淡水紅毛城還要早;史蹟文物陳列館於74年修建後即開放參觀,陳列館衣山坡而建,是國內二級古蹟,陳列有人文及地理歷史背景及其他台灣文物史料、古今景觀照片、建築模型、打狗抗日的砲戰圖。
〈取自網站〉
哨船頭公園位於高雄第一港口入口處,對岸即是鼓山渡輪站,原本是一處製冰廠,經高雄市政府重新整頓,蛻變成一處新興海岸公園。哨船頭公園配置四大主題區域,包括大漁燈燈柱廣場、碼頭咖啡座、燈光水舞廣場及海洋藝術雕塑親水廣場、露天表演廣場及濱海步道等。而哨船頭公園內最引人注意的便是位於港口的哨船頭遊艇碼頭,在此停泊著各式高檔私人遊艇及帆船,有如來到地中海般充滿異國風情。遊客來到哨船頭內,可選擇漫步於海濱步道;亦或駐足於海岸咖啡廳,一邊啜飲飲料、一邊欣賞夕陽西下,遊艇、渡輪、漁船穿梭於高雄港灣的美麗景像。
這樣一路走到港口ㄝ不錯
這港口看起來挺不錯的,能拍夜景肯定棒的啦!
接下來排來觀賞蒙古包特技團表演,結果~手拿機絲被盯上...不能拍就不會拍....那天被弄到心情不很爽...原來是人妖秀..
高雄市客家文物館,位於臺灣高雄市三民區敦親公園內,是全國首座針對客家族群而成立的文物館。主體為一紅瓦琉璃的三合院式建築,作為展示客家文物及舉辦客家文化活動的場所。
高雄市政府於1995年籌建客家文物館,館內展示文物由高雄褒忠義民廟管理委員會專款購贈。為推廣、保存及展示客家文化,提供鄉土、文史教材,舉辦教學推廣活動以及客家母語、歌謠等師資培訓。
- 1997年11月3日正式動工。建築主體為地上一層、地下一層。
- 1998年10月完工,11月22日落成啟用。經營目標為整合成為客家文化園區。
- 2002年12月設立客家圖書館。
館內的設施包含文物主題館、圖書館、展覽室、教學視聽室、攝影展示室及會議室等,並於2011年底起進行館內除舊佈新工程,規劃在2012年4月中旬正式開館,館內將有多元化互動式體驗,讓民眾能夠更加細膩的去體驗客家文化的精髓,其中也有兒童互動體驗區,讓小朋友們更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歷史淵源,館內的展示櫃以及展示物品也將全面整裝,讓參觀的民眾能夠更加輕鬆的遊走在館內欣賞這台灣最悠久的歷史文物館。
看完秀後~還好有這座文物館可以走走,稍為平緩一下不開心的心情
↓這張拍的好有fu
這園區整頓的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