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jpg 

鄭家大屋建於1869年前,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由其父親鄭文瑞籌建。後來,鄭家後人四散,該大屋長期沒有進行整體維修及改建工程,但建築物被完整地保存下來。政府於2001 年7 月接管該大屋,並開始按原貌進行維修工程。


2.jpg 

鄭家大屋,位於媽閣街側,建築範圍約為 4,000 平方米,是一院落式大宅,建築沿媽閣街方向縱深達120 多米,順序佈置了大門建築、僕人房區建築及主門樓後的兩座並列的合院式建築。


3.jpg 


整體建築均以青磚為主要建築材料,屋頂平面為連續的中式坡屋頂,建築高度因房區性質不同而有所分別,僕人房區一般為一層高之硬山式建築,局部為平屋頂;主房區建築多為兩層高,間中也有達三層者。


4.jpg 

走在這小巷弄還真看不出來...一進鄭家大屋還真讓人驚豔,還沒見過如此建築的格式,挺特別的,進門的土地公跟優雅的院子,二樓的房子ㄝ許是當年鄭家的守衛住的吧!


5.jpg 

姐姐跟小辣玩起缸裡頭的烏龜來著,人家在曬太陽....別吵


6.jpg 


建築主入口位於東北方向的龍頭左巷,為一兩層高之宅門建築,建築長1 3 米,深7.9 米。它與主建築群分離,宅門入口牆身自檐口往內凹,上層開有窗戶、下層為入口大門,檐壁上有中式壁畫,為典型傳統中式風格,門廊內牆身上設有神龕,而天花則是西式泥塑圖案裝飾。門廊內有花崗石梯級過渡至地平稍低的主建築群空間。與傳統中國民居不同的是,主建築群各房區之大門入口與大宅入口不在同一方向,它們都面向西北,且都在同一直線上,前面有既寬且長的通道,通道中段有另一門樓將主次建築分開,前段為僕人房區及外花園,後面為主房區。


7.jpg 

好喜歡這樣圓圓的門喔!門裡門外超有fu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兩房區之間以大內院相連。主房區主要由兩座四合院式建築組成,建築都作兩進深三開間式,其間以水巷分隔,建築外牆檐壁均有泥塑浮雕裝飾,而牆基則由花崗石砌築而成,建築之入口,特別是兩個主入口,都採用與宅門入口相同的處理手法,即自檐口往內凹,與外牆身不處在同一直線上,而為表示其重要性,門框更以花崗石作材料,其中最重要之建築入口更作兩重花崗石門框設計,建築室內一般作傳統中式設計,但廳堂之位置則有別於一般置於地面層的傳統做法,它設在二樓,整個廳堂佔據三開間一進深之空間,為一抬樑式木結構形式。建築雖主要以中國形制構建,但卻處處體現中西結合之特色,中式建築手法主要表現於屋頂、樑架結構、建築材料、檐口、牆體之彩繪及泥塑淺浮雕、內院中多樣的窗戶,以及主入口自檐口往內凹的處理手法,還有趟攏門等;而西方或外國影響的則印證於一些室內天花的處理、門楣窗楣的式樣、檐口線,以及外牆之抹灰等。



13.jpg 



14.jpg 

這個長廊走進去還有個院子耶!


15.jpg

 

鄭家大屋規模很大,現佔地4000平方米。由多座不同風格建築及開放空間組成 ,大小房間有六十多間,是澳門少見的家族式建築群。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鄭家後人分居各地,各自發展。 鄭家大屋多處空間被分租出去,一度曾有300多人在內居住。出現“七十二家房客”景象。


16.jpg 

鄭家大屋頂峰時期能容納300多人,可想當年這兒有多麼的熱鬧


17.jpg 



18.jpg


這中庭還蠻有fu  



19.jpg 



20.jpg 

圓圈圈加上葫蘆型超喜歡,小辣超棒的麻豆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每一廳都超豪氣


28.jpg 



29.jpg 

這樣的長廊.....


30.jpg 


鄭家大屋約建於1869年前,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是一院落式大宅。建築雖主要以中國形制構建,但卻處處體現中西結合之特色,中式建築手法主要表現於屋頂、樑架結構、內院中多樣的窗戶,還有趟攏門等;而受西方或外國影響的則印證於一些室內天花的處理、門楣窗楣的式樣、檐口線,以及外牆之抹灰。

地址:澳門龍頭左巷10號(阿婆井前地對面)
開放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6時(下午5時30分停止進入參觀,逢星期三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免費入場
電話:+
853 2896 8820 
網址:http://www.wh.mo/mandarinhous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超級ㄚ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