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長在電視上看到節目介紹台東原住民部落種的紅藜,沒想到張大哥開心農場一起種菜的好伙伴詹先生,他台東的朋友寄了一包種子來讓他種,詹先生還很用心,先用小盆栽培再移到開心農場種,第一次沒栽很多...先試種
過去被遺忘將近一世紀的台灣本土植物- 紅藜,近來倍受重視,終於在2004年開始由林務局委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郭耀倫等5位教授著手研究,2008年正式發表紅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為台灣原生種植物,中文名為台灣藜。紅藜是原住民族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因為富含澱粉酵素的特性,多被原住民當作釀製小米酒的酒麴原料,也有其當做頭飾或其他裝飾使用,目前主要種植區域為屏東、高雄、台東為主。
你可知到這些紅藜種在豪華社區旁喔!正對面是好友蓋的豪宅,張大哥的開心農場就在這兒
紅藜早在19世紀初的台灣面臨嚴重旱災欠收時,就已經成為重要的救命糧食,現代經學者研究發現紅藜富含極佳且全面的營養價值,可代替稻米、麵粉、豆類,故紅藜有「穀類的紅寶石」的美名。
紅藜是藜麥家族中的台灣原生種,是原住民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因為富含澱 粉酵素的特性,多被族人當作釀製小米酒的酒麴原料,也有種植作觀賞、頭飾或其他裝飾品使用。
這是成熟要收成的時候拍的,黃昏的斜光拍起來特別透亮鮮艷
紅藜品種很多,小詹種的沒有很高大約140公分高,麥穗大的還會道,小詹還用竹子來支撐要不倒在地面會發芽
紅藜的營養價值極高,並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是一種很好的安全食物 。紅藜的蛋白質含量不遜於牛肉、鈣含量是稻米的50倍、鎂含量是燕麥的2.3倍、鉀含量為燕麥的12倍、膳食纖維則高達地瓜7倍、是燕麥的3.4倍,從下列表格中可以看出紅藜在各種主食之中,營養成份都名列前茅,可以說是樣樣兼具的超級優等生。
食用方法:
1.將白米洗淨,紅藜用細篩網洗到沒泡沫即可。
2.單獨煮食或加於米飯中混搭食用,紅藜與米飯比例依個人喜好調整,紅藜最多可加到米的一半,
超過的話,口感和味道比較不適口。
第一次煮沒經驗紅藜麥放的太少,後來三杯米加一杯紅藜水加在內鍋4線,煮的時候整個屋子飄著紅藜香,吃起來口感很棒~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