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jpg

 

 

昨天在圓山當了一天貴婦住了一晚上,一早我們第一個點就是剝皮寮歷史街區跟龍山寺,這兒導遊ㄝ沒來過,雖然是第一次但遊歷史街就是讓人開心

 

 

 

2.jpg

 

 


我們先到剝皮寮,剝皮寮由來源於百年前清朝街道風貌,在台北已經很少見了,過去因為電影《艋舺》而爆紅,可惜現已拆除。
目前剝皮寮紅磚牆、拱型騎樓、雕花窗櫺是最大參觀重點

 

 

 

3.jpg

 

 

剝皮寮歷史街區(今康定路173巷)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北臨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臺北市政府於2010年3月29日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4.jpg

 

 

乾隆28年(1763年)「北皮藔街」的名稱即將出現於艋舺地契中,推估剝皮寮聚落成形於清代早期,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清治時期的剝皮寮,名稱不管是「北皮藔街」、「福皮藔街」或「福地藔街」,已有店屋的型態,且皆已街名稱之,表示具相當發展之聚落形成。[2]。明治28年(1895年),剝皮寮地名由「福地藔街」改為「北皮藔一丁目、二丁目、三丁目」。大正11年(1922年)進行町名改正,廢街庄為町,北皮藔街改為「八甲町」和「新富町」。「市區改正」而開闢的廣州街、昆明街與康定路,將舊有剝皮寮街(今康定路173巷)從清治時期的重要街道,一變為隱身聚落中的巷弄。舊有剝皮寮街(今之康定路173巷)與廣州街間有一塊空地,乃二戰期間日本政府徵收作消防水池的遺址。現在鄰近的康定路和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則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集散地而通稱「土炭市」,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擁有不少精緻的洋房,至今仍保有初期開發的空間特色與都市紋理。

 

(取自網站

 

 

5.jpg

 

 

剝皮寮老街入口設在廣州街上,走入老街內沒有台灣其他老街一般的觀光喧擾,擁有的是一片寧靜的天地與古色古香的景緻,逛起來相當的自在。

 

 

6.jpg

 

 

 

7.jpg

 

 

剝皮寮老街位於老松國小校園南側,範圍為萬華的廣州街、康定路及昆明街所包圍之街廓,剝皮寮歷史街區以廣州街127巷為界分為東西側,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為東側的專責單位,多為固定的常設展。

 

8.jpg

 

 

 

剝皮寮聚落成形於清代早期,至今已有兩百多年,鄰近的康定路和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集散地,而通稱「土炭市」。當時曾是非常繁榮的街道,擁有不少精緻的洋房,時序推進至今,來到剝皮寮仍可以看見過去開發的空間樣貌,充滿特色的街道與都市紋理非常的迷人。

 

 

9.jpg

 

 

 

10.jpg

 

 

街道冷冷清清一群好友一起出門就是有畫面

 

 

11.jpg

 

 

 

12.jpg

 

 

 

剝皮寮歷史街區長約數百公尺的街道,從昭和16年(1941年)日治時期政府依都市計畫被劃入臺北市老松國民學校的學校預定地,無法增建改建,因此混合著閩南式及西洋式的獨特建築意外被完整保留。

 

 

 

13.jpg

 

 

 

14.jpg

 

 

 

15.jpg

 

 

剝皮寮為何叫作剝皮寮?或許如「剝皮」其名,意即剝獸皮而得名。因為當地以製作不外乎皮箱、枕、鼓等為名。但另外據當地耆老所言,剝皮寮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由來是眾說紛紜,不過目前最可信的是以發音相似「北皮」轉換而來。

 

 

 

16.jpg

 

 

 

17.jpg

 

 

混合著閩南式及西洋巴洛克式的獨特紅磚瓦,築起了我對剝皮寮老街的印象。

 

 

18.1.jpg

 

 

 

18.jpg

 

 

 

19.jpg

 

 

 

艋舺剝皮寮古街乃臺北市中少數仍能凸顯清治時期漢人生活原貌的街廓,具重要歷史意義,歷經六年的整修,隨著電影艋舺的推出,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走進剝皮寮老街,彷彿走進了電影拍攝的場景,有看過電影的人可以依循著情節記憶一探究竟。

 

 

 

 

20.jpg

 

 

地點:台北剝皮寮
怎麼去: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 (捷運龍山寺站,步行4分鐘,
地圖)
營業時間:09:00–21:00 (周一公休)
官網:
https://www.bopiliao.taipei/

 

 

 

21.jpg

 

 

艋舺(今萬華)是臺北市開發最早的地方,而臺北第一名剎─龍山寺,就是當地居民信仰、活動、集會和指揮的中心。據說以前有一個人把佩帶的觀音菩薩香火,遺掛在一棵大榕樹上,到了夜晚竟然發出光芒。更奇怪的是有求必應,非常靈驗。所以信徒就在那個地方建立龍山寺,從西元1738年開始,到1740年落成。二百多年來,龍山寺經過多次的修建,整個結構是完整「回」字形,在傳統的寺廟建築中,是一種非常尊貴的佈局。在廣場上,可注意地板石材,其中切割較不整齊的部分,已有古老的歷史。

 

 

 

22.jpg

 

 

臺灣海峽又叫「黑水溝」,風浪很大,移民都用石板來壓穩船艙,以能安全渡海來臺,而這些石板,後來也就用來舖設龍山寺前的部分廣場。再來,就可從前殿開始欣賞。首先,可以看到殿前有1918年所製臺灣獨一無二的銅鑄龍柱,屋簷下的木雕、彩繪,也都非常生動。尤其用來支撐屋頂的「網目斗拱」,是臺灣寺廟的首次創作。另外,大門左邊的石雕窗上,雕有精彩的三國演義故事;右面則有一個八角竹節窗,上刻竹幹,是「竹報平安」的意思。由於正門只有節慶祭典時才打開,所以平時都從廟宇左邊的門進入,右邊的門出來。進到廟裡,可看到很多善男信女虔誠祭拜、誦經唸文。出了前殿,在天井上有一個香爐,香爐上「憨番抬廟角」的有趣雕塑。天井兩旁還有鐘樓和鼓樓,早上敲鐘、晚上擊鼓,來作為誦經、法會的提醒。

 

 

 

23.jpg

 

 

 

24.jpg

 

 

從石階上正殿,正殿四面有一道走廊,廊上的壁面、石柱都有精巧的石雕作品,值得仔細觀賞。進了正殿,可以看到主神──觀世音菩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龍山寺正殿曾被炮火擊中,殿堂全毀,但此神像卻絲毫無損,所以讓信徒更加敬拜。來到後殿和左、右翼殿,會看到很多的神佛,有人說「龍山寺是眾神的聚會所」,就是說廟內供奉神佛非常多,號稱主、附神的有一百多尊,這裡可注意後殿殿前的一對人物石柱,造形生動,和一般寺廟以「龍」為題材的石柱不同。此外,左、右殿入口外側的壁面,有「紅毛番吹法螺」的石雕,也和香爐上「憨番抬廟角」有相同的趣味性。

 

(取自網站)

 

25.jpg

 

 

今日一進寺廟內好多人在誦經,更顯得莊嚴肅穆

 

 

 

26.jpg

 

 

 

27.jpg

 

 

 

28.jpg

 

 

艋舺,今名萬華,是台北市發源地,清乾隆3年 (西元1738年) 興建,200多年歷史了,是國家保護的二級古蹟。
龍山寺主神是觀世音菩薩
,寺內每年定期舉辦節慶祭典四月浴佛節、七月盂蘭盆勝會、點燈等,備受各界關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拜拜求的就是心靈的平靜和寄託,寺前的「靜心瀑布」

 

 

33.jpg

 

 

台北龍山寺一直在台北人心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無時無刻都可以看到人山人海信眾,今日來讓人大開眼界。

 

 

34.jpg

 

 

 

 

35.jpg

 

 

 

自行開車:

  1. 國道1號-環北交流道下-環河快速道路-桂林路-西園路一段-廣州街。
  2. 國道3號-中和交流道下-市道106甲線-鄉道北91線-市道114線-光復橋-西園路二段至一段-廣州街。

大眾運輸:

  1. 搭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北捷運至龍山寺站下。
  2. 搭臺鐵至萬華站下。
  3. 搭臺北市雙層觀光巴士紅線至捷運龍山寺站下。(路線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超級ㄚ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