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jpg

 

馬公市區的天后宮,應該是很多人造訪澎湖都會去的地方。對於四面環海的台灣來說,媽祖廟到處都是,那麼澎湖天后宮有何特殊之處呢?大家看仔細了,這一間可是台灣第一間媽祖廟,目前也被列為國定古蹟喔!來這裡除了可以看這間全台第一的媽祖廟,就連旁邊的中央老街也都是值得一逛的喔!

 

2.jpg

 

天后宮這裡一像都是人潮不間斷,榕樹旁邊有個立牌,寫著這是敬老樹,是澎湖珍貴的老樹。在台灣本島看到榕樹一點都不稀奇,為何到了澎湖就變成珍貴的老樹呢?其實是因為澎湖這邊海風太強勁,海風春來時夾帶了很高的鹽分,所以樹木要存活難度比較高。而這棵樹在這活了超過100年,真的很珍貴啊!

 

 

3.jpg

 

 

 

4.jpg

 

 

 

5.jpg

 

已經在這裡庇護澎湖居民超過400年的天后宮,除了是澎湖人重要的信仰中心,廟宇本身也是各古蹟。在這裡,可以看到很多數百年前的文物,每一片門板、每一個雕刻都是很值得細細品味的。

 

 

6.jpg

 

 

 

7.jpg

 

 

 

8.jpg

 

受康熙皇帝敕封為「天后」並賜「金面」的媽祖,以及舊稱「媽宮」的馬公市,在在反映了該宮崇高的歷史地位。

 

 

9.jpg

 

 


金面媽祖:位於正殿神龕內的金面媽祖(又稱天上聖母,俗稱為媽祖或媽祖婆),頭帶后冠,雍容和藹,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公元1621年-1696年)打敗明鄭守軍攻佔澎湖,認為媽祖顯靈保佑,因此,奏請皇帝於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敕封媽祖為「天后」、賜「金面」,廟名也改為「天后宮」。據傳說早期的拓墾先民,自閩粵渡海來臺時,船上所供俸之神明,後來移駕上岸建宮供俸。由於是供俸於船上,故稱為「船頭媽」。鎮殿的是大媽,分祀左右的稱為二媽、三媽,三尊神像與千里眼、順風耳等一起奉於神龕中(音ㄕㄣˊ ㄎㄢ,是供奉佛像、神像、神位或祖先灵位等信仰對象或聖物的小閣子)。
.正殿花鳥屏門:位於正殿前方的屏堵,共有8扇門,日治時期大正12年(公元1923年)天后宮重修完工後,正殿原本未加裝屏門,而是光復(公元1945年)後,為防止颱風雨水潑入而裝設,分別雕刻花鳥與四季吉祥主題,象徵富貴與幸福同在之意。手法相當精巧,為木雕的上乘之作。
.「功庇斯文」匾:位在正殿左側通道上方的「功庇斯文」匾額,為開澎進士蔡廷蘭於清道光24年(公元1844年)考中進士回鄉祭祖,適逢天后宮道光25年(公元1845年)重修完成,為感謝媽祖庇佑學子,特贈此匾。匾額以黑底金字陰刻文,十分特別,匾額原大正12年(公元1923年)重修完成後掛於清風閣二樓,目前移至正殿左側通道上的第二進前落東次間上方。
.「與天同功」匾:就文獻與田調所見資料,全臺所見此匾共二十餘面。為清康熙所贈之匾,匾面共有十三條金龍,上方正中璽印所書「御賜之寶」。

 

 

10.1.jpg

 

被視為藝術寶庫的澎湖天后宮,無論是建築本身或是藝術水準高超的擂金畫、石雕、木雕、鑿花與彩繪,均出自名家之手,並充分展現我國民間藝術的高度成就。

 

10.2.jpg

 

天津媽祖的化妝品好可愛

 

10.jpg

 

澎湖天后宮擁有豐富的歷史及背景,而廟宇本身也是具閩南建築之美,是澎湖的必遊景點之一,旁邊就是中央老街,走訪完天后宮可以順便到中央老街覓食、刻印章及買伴手禮唷!

 

11.jpg

 

景點:澎湖天后宮

地址:澎湖縣馬公市正義街1號

開放時間:週一~週日,AM 5:30-PM 7:30

門票:免門票

 

 

看過了天后宮之後,也別錯過中央老街。老街就在天后宮旁邊巷子進去,面對天后宮的右手邊走進去就是了。

 

 

12.jpg

 

 

中央老街位於澎湖馬公市內,是澎湖發展最早的一條街,因此也有「第一街」之稱,老街的發展可追朔到清乾隆33年,當年商店林立,琳瑯滿目的商品擺放於老街上,人潮接踵摩肩,十分熱鬧,盛況一直到光復後都還是以中央老街為馬公市區主要商業中心。而隨著時代變遷,中央老街的建築逐漸殘敗,重要的咾咕石牆倒了後,象徵老街的歷史意義也宣告終止,老街逐漸走向衰落的命運。

 

 

13.jpg

 

走進去之後會看到巷弄都是像這樣不太寬,而兩邊的屋子也都是兩三層高的建築。

 

14.jpg

 

 

 

15.jpg

 

這四眼井早期是這一帶居民重要的水源來源,沒有井水就無法生存了。但現在自來水發達,大家都是水龍頭開了就有水用。目前這四眼井的最大功能,大概就是觀光了。

 

16.jpg

 

據當地設立之石碑可知,四眼井似開鑿於距今逾四百餘年的明代中葉,但確切的時間已無史料可參考,是早年頂街先民為日常生活需要所鑿的市井,深約5.6公尺、直徑約1.8公尺,由於終年有水且出水量多,為避免民眾不慎跌落入井內,原以六塊花崗石條覆蓋並用紅磚砌緣,之後經整修已改為以水泥粉刷,再用花崗石環收編,並留有四個圓形汲水口,方便四位居民同時汲水(目前井水僅為洗滌之用),由於構造奇特,俗稱「四孔井」,也被稱為四穴井、四眼井,是馬公最古老的水井。

 

 

17.jpg

 

 

 

18.jpg

 

 

19.jpg

 

天后宮旁的中央街,至馬公建城以來與居民相伴,是澎湖歷史最悠久的一條街,短短兩百公尺的閩式商店街,可看到四百多年歷史的四眼井、摸乳巷、施公祠等,許多在地傳統特產都由此發跡,澎湖必買的黑糖糕、干貝醬、冰心糕這裡都買得到。懷舊的街巷中也不乏異國風情,巴洛克式的中藥行與日式老旅社,保留當年風華榮景,值得細細品味。

 

20.jpg

 

 

遊玩媽祖廟跟走訪老街後我們在馬公商港旁用午餐,這家餐廳叫甚麼忘了就不多作介紹,菜色還不錯,算好吃~那就請大家好好視吃喲!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超級ㄚ嬤 的頭像
    超級ㄚ嬤

    ssupermamatwhttp://ssupermamatw.pixnet.net/blog的部落格~~超級阿嬤的世界遊~~

    超級ㄚ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