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行十村位於澎湖馬公本島西南側,小地名金龜頭,占地達1.8672公頃,前身為日據時期澎湖島要塞司令部和馬公重砲兵大隊軍官宿舍。二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改為澎湖防衛司令部軍官有眷宿舍,並命名為「篤行十村」。
篤行十村可說是全臺澎最早形成的眷村,結合了歷史文化與人文地景的特色,澎湖縣政府為保存篤行十村之完整性及確保眷村文化得以永續傳承,於民國96年﹙2007﹚11月21日公告為澎湖縣歷史建築,規劃都市計畫「眷村風貌特定專用區」,使珍貴的眷村文化能在妥善規劃下,達到保存目的同時規劃再利用方向;為使歷史建築保存與地方發展相得益彰,除了推動長期而完善的修復計畫外,再利用的方向也以永續經營之思維建構,期使眷村文化園區朝向更多元發展,同時也創造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發展雙贏的局面。
全台最古老的眷村—篤行十村,同時也是台灣已故歌手潘安邦以及張雨生的故鄉,一棟棟日式木造老屋,經翻修後改造成文創園區,在地藝術家進駐後,佈置各式各樣的裝置藝術,每個角落都成為復古好拍的場景。園區內還有懷舊柑仔店、復古旅店、咖啡輕食等休憩點,除此之外,「潘安邦紀念館」與「張雨生故事館」吸引廣大樂迷朝聖,聆聽著琅琅上口的樂曲,每一展示品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除了張雨生記念館、潘安邦記念館,篤行十村文化園區還聚集了許多文創小店、各式各樣復古的壁畫&裝置藝術,超適合文青網美們來拍照挖寶~
2007年,篤行十村居民才陸續搬離;政府為保存當地的眷村文化,設立「篤行十村眷村文化保存園區」。現在篤行十村已是澎湖必去景點,各式各樣文創商店賦予老建築新生命,很有澎湖版四四南村或審計新村的感覺喔!
「篤行商店」,這裡同時也是篤行十村住宿「貳拾貳隱巷文創旅宿」的接待大廳。商店外的彩色課桌椅吸引許多觀光客拍照打卡;這裡還有「紙箱王小火車」能搭,帶小朋友來就不怕無聊啦!
在篤行十村文化園區隨意散策就能許多有趣的裝置藝術和標語,隨便一個角落都很適合IG打卡。
眷村壁畫前方有台蒂芬妮綠小餐車
佔地不大的篤行十村,卻曾住過不少名人,包括永遠的音樂鬼才-張雨生,其故居也被整理為「張雨生紀念館」。
以《我的未來不是夢》紅遍大街小巷的張雨生,高亢清亮的嗓音、多變創作風格,總是不遺餘力地提攜後輩。可惜天妒英才,在音樂演藝事業正值巔峰時因疲勞駕駛車禍逝世,享年僅31歲,留給世人無限感嘆和思念。
館內展示了張雨生的照片、家書、獎盃、事蹟等,還可以一窺張雨生兒時在故居的生活,歌迷們一定會收穫滿滿。
篤行十村街上也有許多張雨生的影子,《我的未來不是夢》、《天天想你》都是至今依舊朗朗上口的神曲。波比也很愛後期的《口是心非》,現在聽來仍不落俗套,難怪有人說張雨生領先華語音樂20年,真的是名不虛傳。
說到澎湖代表歌曲絕對非《外婆的澎湖灣》莫屬了,而原唱「民歌王子-潘安邦」,也出生於篤行十村呢!
2009年澎湖縣政府規劃闢建潘安邦紀念館時,還發生了一段有趣的軼事。當時潘安邦指控縣政府並未取得授權,並打算提告;好在經過協商後,潘安邦最後只象徵性要求一元肖像授權費。
潘安邦紀念館外面這顆很特別的樹,可以用手掌連結拍出愛心,導遊秀秀姑娘手太小硬要把它構出來,真的好敬業
《外婆的澎湖灣》並非只是意象,而是潘安邦的真實故事,紀念館後方還有潘安邦兒時和外婆一同遊戲的雕像呢!
從篤行十村入口進來沒多久,便會看見這間充滿復古風情的傳統柑仔店「湘東商行」。店內販售古早味糖果和童玩,還有懷舊海報、大同寶寶、偉士牌機車等佈置,5、6年級生一定會陷入回憶漩渦中。
充滿日式風情的「篤行十村資訊服務站」,想更深度探訪篤行十村的話,可以來這裡和服務人員聊聊囉。
篤行十村除了具有特色和歷史背景的宿舍群外,更孕育了許多知名藝人,如唱紅「外婆的澎湖灣」的歌手潘安邦和「我的未來不是夢」的張雨生童年亦在此度過。二位著名歌手的舊居,目前已分別規劃成藝展空間和紀念館,更為眷村增添了更豐富的人文內涵。阮虔芷、趙舜、趙學煌、龍君兒等人也來自澎湖眷村,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男主角柯震東的父親,小時候也住在此眷村。
地點:篤行十村文化園區
地址:澎湖縣馬公市新復路二巷22號 (地圖)
營業時間:08:00-21:30 (周一至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