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一早8點20車上點名,但車子遲遲來沒來?第一天出景點大家ㄝ沒感覺這樣會誤點,等弄好行李~出發已慢了.....
今就要走480公里路~全程高速限速40~,司機要先領一個限速卡〈這段路有好幾處收費站要下車蓋章〉。
那就出發前往庫爾勒:庫爾勒位於天山南麓,塔木盆地的東北邊緣。維語中庫爾勒的意思是〝張望〞〝眺望〞,這裡是古代絲綢之路中道的要隘,現在又是新疆南部的交通樞紐。
這480公里路一走下來~你想像一下吧!大陸的衛生設備可是女生最頭疼的,那就跟著我上車囉! 慢慢跟著我們體驗一下在車上8小時...在做什麼?
【達阪城風力發電站】亞洲最大的風力發電站,上百台風力發電機擎天而立、迎風飛旋,與藍天、白
雲相襯,在博格達峰清奇峻秀的背景下,在廣袤的曠野之上,形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風車大世界。
【干溝】位於庫米什鎮和托克遜縣城之間,314 國道縱貫其中;之所以被稱為干溝,顧名思議,這裡
沒有任何植被,也沒有江河小溪,山呈丘陵狀,但所呈現出的景象,卻讓人感到驚奇的震撼。
〈取自網站〉
達阪城的姑娘,辮子長啊,兩個眼睛真飄亮,你要想嫁人,不要嫁給別人,一定要你嫁給我。
從烏魯木齊市沿高速公路向東南行8公里就是著名的新疆達阪城三十里風區
達阪城風力發電站,在柏格達峰的背景下,長約80公里,寬約20公里左右的戈壁灘上,200架銀白色風車,迎風而立非常壯觀。年發電量為1800萬瓦,每年風蘊藏量為9127億千瓦,僅次於內蒙古。
達阪城是一個著名的老風口,與北疆阿拉山口和托裡老風口,並列為新疆三大風口。當地民謠說:“達阪城、老風口、大風小風天天有,小風刮歪樹,大風飛石頭”。
這裡每年大風日平均有150多天,最多時200天;平均風速6.1米/秒,瞬間最大風速為40米/秒,最高風力14級。人們調侃的說,這裡的大風一年只刮一次“從春刮到冬”。
導遊說在這段路上有很多路肩可以停靠,但不一定有衛生間,這達阪城的休息站挺特別的,但看到這麼壯觀的景,大家好像都忘了進去光顧
沿著一路行高走低,巍峨的柏格達峰、壯觀的白水鎮古城、美麗如畫的濕地和“中國死海”的新疆鹽湖….導遊總是說,達板城的漂亮姑娘都嫁去內地了。我覺得是被14級風給吹走了……
其實,讓達阪城姑娘爆紅的當然王洛賓,他將《達阪城的姑娘》整理編曲的第一首維吾爾族民歌,也是中國第一首漢語譯配的維吾爾族民歌,它原名叫《馬車夫之戀》。三毛從小就愛唱《在那遙遠的地方》、《達阪城的姑娘》,並把這些中國民歌帶到西班牙,帶到撒哈拉去。1990年4月,三毛參加一個臺灣的旅行團,赴敦煌、吐魯番遊覽。當到烏魯木齊時,她離隊按地址找到王洛賓。
一段感情的猜測就此傳開……在台灣大家都只知道她深愛荷西…..是真是假,似乎隨著她的死亡,一切也就變成世俗的雜事。但對於三毛的勇闖天涯,永遠有那麼多的愛來擁抱世界,在她身旁的人,總是能幸福的感受到愛,這才是最美的。最後的她只是累了…….或者也是被新疆14級風嚇跑了!為了永遠紀念這段情誼,王洛賓寫下了《等待—寄給死者的戀歌》:
你曾在橄欖樹下等待再等待,我卻在遙遠的地方徘徊再徘徊,人生本是一場迷藏的夢,請莫對我責怪,為把遺憾續回來。我也去等待,每當月圓時,對著那橄欖樹獨自膜拜。你永遠不再來,我永遠在等待,等待等待,等待等待,越等待,我心中越愛!
因只短暫的停留,匆匆亂拍了幾張就上車趕路
途中都是風車
因要拉車拉好久...大家耐不住長途拔涉~都站起來拍拍
一路下來,可以看的到許多禿起的小堆,那就是坎兒井。被稱為沙漠戈壁的“生命之源”,是一項古老、獨特的利用地下水的水利工程,自漢代開挖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曆史。主要分佈在新疆吐魯番、哈密、和田等地區,總長度5000多公里,至今仍是當地居民生活飲水和生產灌溉的主要水源。
睡睡醒醒不知走了多久~下車囉!
聽說這邊是水果之鄉~哇~第一次看到賣水果的耶!原生種棗子啦!不貴...大家搶著買,美麗的姑娘賣到笑呵呵
因路途太遙遠了....你看大家可認真的拍
這可不是花草喔!曬辣椒啦!導遊說這兒的沙沒黏性曬食品最適合
終於到了吃中餐的飯館了,現幾點了你知嗎?下午快3點了.....
這趟為了適應這邊的作息時間,中餐都下午2點以後,晚餐大都晚上9點左右
〈這兒的上班時間是早上9點~中午1點午休~晚上8點下班,因為8點太陽還沒下山〉
聽當地人縮這是仙楂~有點像小蘋果~吃起來酸的很有口感
一園子的蝴蝶亂亂飛~這用標準鏡拍的...還不錯
再繼續趕路囉
2013年9月18日_拉車480公里_博斯騰湖_鐵門關_夜宿庫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