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離開天鵝保護區我們又驅車要來天鵝湖沼澤地帶,一下車導遊要我們把身上的隨身物品集中放在蒙古包裡,因為到沼澤區地上泥濘不宜步行,要騎馬~帶著隨身背包不方便,因馬夫還沒備馬,導遊讓我們到蒙古包裡體驗一下,一車愛拍的當然不能浪費寶貴的時間

 

2.jpg  

 

 蒙古人用羊胃形容自己的氈包,因為十三世紀的蒙古包其形如此。蒙古包頂上圓中有尖,中間寬大渾圓,下面可以算作"准圓"這種形式特點,使草原上的沙暴和風雪,受到蒙古包的緩沖以后,會在它后面適當的距離,形成一個新月形的緩坡堆積下來。這是因為蒙古包沒有菱角,光滑溜圓,呈流線型形狀。包頂是拱形的,承受力最強(如橋梁之拱形)形成一個強固的整體。大風來了,承受巨大的反作用力。上面的沙子流走了,下面的沙子在后面堆積起來。搭蓋堅固的蒙古包,可以經受冬春的十級大風。

蒙古包還能經得住草原上的大雨,這歸功于它的形態構造。雨季蒙古包的架木要相對搭得“陡”一些,再把頂氈蓋上,雨雪很難侵入。包頂又是圓的,雨水只能從頂氈上順著流走。

但是,雨天蒙古包的壓力會增加,而且蒙古包承受二千---三千斤的壓力,是很尋常的事。蒙古包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是因為蒙古人很懂得力學知識,架木制造的十分科學,把壓力都分擔了。

蒙古地方自古奇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蒙古包,沒聽說一個凍壞的。因為其一,包內有火,牛羊的糞就是最好的燃料。其二,冬天氈包外面加厚,里面又幫氈子一層,隔風性能較好。其三,還可以在包內盤暖炕,加上皮褥皮被怎么會冷呢?

蒙古包冬暖夏涼。因為它系球體,通體發白,有較好的反光作用。其背面還可以開風窗,還可把圍氈邊撩起來。

 


3.jpg  

 

 

 

4.jpg  

 

 2.適應游牧生活: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從事游牧生產,蒙古包的應運而生,給千萬里長距離的自由遷徙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1)搭蓋迅速

搭蓋蒙古包,什么季節,什么地方都行。只要地面平整一些,周圍水草好就行。蒙古包因為是一種組合式的房屋,各個部件都是單獨的,一個女人都可以搭起來。到一個新的地方,把它從車上或駱駝乘上卸下來,等人生著火熬好茶的時間,一座蒙古包就搭起來了。

(2)拆卸容易

拆卸蒙古包,比搭蓋還容易几倍。圍繩、帶子都是活叩,很容易解開。帶子一解開,氈子和架木就自動分離。哈那、烏尼、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拆卸開并折疊起來。緊急情況下,一個人很快能卸完。

(3)裝載方便

蒙古包的架木--哈那、烏尼、套瑙、門、都是分開的。外面覆蓋的頂氈、圍氈都是單個的,任何一件,一個女人都可以舉起來放在車上。蒙古包用駱駝馱運,用車裝載,都特別適合。千百年來已經形成固定程式,想也不想就裝載完了。

(4)搬遷輕便

除了套瑙以外,架木全用輕木頭做成,以便搬遷是輕便易行。蒙古包自古以來就是為游牧經濟服務的,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沒有多余的東西。如果是有錢人家,就把東西放在轎車里,去什么地方都很方便。一般的人家,有兩三峰駱駝或兩三輛勒勒車就行了。

放牧也好,打仗也好,都是連家一起走的。所以蒙古語有一個習慣的說法,把"家園"稱為---格日特日格(家車)。

 

 

5.jpg  

 

 

 

 

6.jpg  

 

 

 

「世界之美、用心生活、珍惜生命、知足常樂!」,謝謝好友送來的一息好語,真的好多好運常發生在我身邊,原本在保護區天空讓人無法想像來到這邊會出太陽,而且~還有彩虹耶!

 


7.jpg  

 

 

 

 

8.jpg  

 

 

 (4)搬遷輕便

除了套瑙以外,架木全用輕木頭做成,以便搬遷是輕便易行。蒙古包自古以來就是為游牧經濟服務的,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沒有多余的東西。如果是有錢人家,就把東西放在轎車里,去什么地方都很方便。一般的人家,有兩三峰駱駝或兩三輛勒勒車就行了。

放牧也好,打仗也好,都是連家一起走的。所以蒙古語有一個習慣的說法,把"家園"稱為---格日特日格(家車)。

3.修造方便:

蒙古民族一直自己制造蒙古包。蒙古高原有的是山林,木料不用發愁。剪下羊毛 氈子,外面搭的東西就有了。剪下駝馬鬃、尾,就可以搓成圍繩和帶子。所用的料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蒙古包的各個組成部分都可以拆卸。哪個部件壞了、舊了,就可以把它換掉。蒙古包可以擴大,可以縮小。但是習慣上,蒙古人不喜歡縮小。兒子成家的時候,都要蓋一座小巧的新包。以備今后生兒育女,擴大氈包。擴大氈包的時候,把套瑙換掉,增加烏尼、哈那就行了。蒙古包這種制作容易,修理簡便的特點,使蒙古人使用它到現在。

 

9.jpg  

 

 

 

 

 

10.jpg  

 

 4.永恆的日晷: 蒙古人通過對日出日落的長期觀察,按著太陽照進蒙古包的日影來計算時間。蒙古人使用日晷大概很久。據學者考証,從匈奴時代開始,蒙古包就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搭蓋。計算時刻最標准的蒙古包應是四個哈那(十四個頭)。六十根烏尼(門頭上有四根烏尼),門沖東南開,這是當初的規定。根據日光照進套瑙外圈、烏尼頭兒、烏尼中間、哈那頭兒、哈那中間、被桌、正座墊子、東面墊子、碗架腿子等划分時間。根據這種划分的時辰,可以有鐘點,有秩序的安排一天的營生。總之,在家的人從蒙古包看日影,外面的人看太陽照在自己身上的影子,晚上看月亮和星星。

蒙古包計算時辰從兔(卯)時開始(按現在六點),到雞(酉)時結束(按現在十八點)。因此蒙古包本身就是日晷。生活在蒙古包里的人,至今還是靠看日影過日子的。

 


11.jpg  

 

 

 

 

12.jpg  

 

 太陽一出來你看還真熱鬧,當地的馬夫們撞起球來了....露天的耶!

 


13.jpg  

 

 

5.由內知外:

蒙古包是氈子搭的,外面有什么動靜很容易知道。尤其是深夜,外面發生了什么事情,牧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游牧部落從事牧業經濟,尤其是羊群不入圈的季節,狼和鷹猖獗的時候,兵荒馬亂的年代,蒙古包的這種作用發揮得更加明顯。相對農業民族的房屋來說,蒙古包更適合從事牧業經濟,有別的居室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14.jpg  

 

 

 6.吉祥明亮的殿堂:

蒙古包給你一種寬敞明亮的感覺。蒙古包是一個半球體,蒙古包的套瑙開在當頂上,日出日落陽光都能照進來,因此始終敞亮 。蒙古包的圓頂開在上方,煙塵很容易出去。套瑙和門口離得很近,空氣容易交換。蒙古包里永遠有明亮充足的陽光 ,始終洋溢著大自然健康清新的空氣。

其次,蒙古人經過几千年來的實踐,把氈包的各個部件用精巧的工藝制作出來,使它有著獨特的美感。從遠處看,它像草原上一顆潔白的珍珠。走近一看,氈包上的花紋更加清晰美麗。蒙古人在制作氈包時,在頂氈、頂棚、圍氈的邊上,都要用駝毛和馬鬃馬尾搓成細繩縫上去。在雪白的氈上鑲上一條黑邊,黑白分明,看起來非常美觀。在圍氈上箍緊的三條寬大的圍繩,與其交叉的六條繩索,把蒙古包捆出一種獨特的形狀來。在頂棚和圍氈銜接的地方,為了防止風灌進去,用皮條做成吉祥圖案,在包頂纏繞一周,是氈包顯得更加好看。另外,蒙古包的底部,用納有云頭花紋的氈子或刻著花草的木頭,做成牆腳圍子。蒙古包的氈子也很講究,周邊納有各種花紋,中間是吉祥圖案和云文圖案。蒙古包繡納的氈門,也格外美麗。門頭上的氈子或門框橫木,也要繡刻各種花紋,增加美感,包頂的外罩更是占盡風光。外罩也叫"有腿的頂氈"。用外罩布苫上頂氈,把套瑙那么大的一片正好挖掉即可。有了外罩的蒙古包,從哪個方向看也是蓮花瓣、云頭花。外罩有紅有蘭,宛如紅蓮青蓮。有了外罩的蒙古包,比一般的蒙古包更為鮮艷奪目。

包內部也有自己獨特的美。一則蒙古包的架木---哈那、烏尼、套瑙、門等做工講究,架木和苫氈很般配。二則在地面鋪滿納繡的氈子,用各種顏色毛線鑲出邊來,中間繡上云紋和吉祥圖案,看起來非常美觀。三則蒙古包里的家具,從佛龕開始,到被桌、箱子、豎柜、碗架,無不彩繪刀馬人物、翎毛花卉、山 野鹿之類,色彩鮮艷,栩栩如生。坐在這樣的蒙古包里,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參考資料

 


15.jpg  

 

 

 


16.jpg  

 

 

 

 這些駿馬就是要讓遊客進入沼澤地帶騎的

 

17.jpg  

 

 

 

 

 

18.jpg  

 

 

 


19.jpg  

 

 太陽一出來~你看那天空~草原上的蒙古包美呆了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arrow
arrow

    超級ㄚ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