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這一站可是最後一站彩虹橋,前還在電影上有看過旅遊節目在報導這邊,沒想到我真的來了,導遊帶我們從東端橋頭,首先帶我們到溪湖邊解說~拍照....


 

清華彩虹橋位於江西省婺源縣清華鎮,是一座梁橋,橋面上建有廊屋,故為廊橋。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婺源風物錄》說彩虹橋始建於宋代,但清道光《清華胡氏仁德堂世譜》和光緒《婺源縣誌》均記載其修建於乾隆年間。彩虹橋長140米,寬3.1米,有4個橋墩、5個橋洞。橋墩由條石砌成,長14.37米,寬7.15米,高8.1米,迎水面作分水。橋洞跨度9.8~12.67米,大小不等。兩墩間架四根大木為梁,樑上再架木板。橋面上設廊,兩坡頂,橋洞上寬4.5米,橋墩上寬11.5米,墩上的廊屋更高、寬度更大。東部第二個橋墩上設有神櫥,祀奉大禹,兩側楹聯為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詩句「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彩虹橋由此而得名直

橋上的神櫥祀奉大禹

 

 

科學合理的選擇了建橋的地理位置建在最寬的河面上;分解洪水衝擊力的半船形橋墩設計;根據洪水主流速橋墩之間的差異分佈;條石砌法的緊密牢固;橋面設計理念的長遠、實用,易於後人維修,充分體現越簡單實用的工藝越容易傳承、延續的哲學思想。

 

歷經八百多年,依然完整、古樸、厚重、積澱感強。據悉,整座彩虹橋沒有用一顆釘子,全部使用了科學便捷容易更換的木制栓釘。這在中國橋樑史上堪稱一大奇觀。

 

婺源上千年隸屬古徽州,她的文化、建築、民俗、菜系等都屬徽州範疇。婺源的任何村落,山水、田園難以代表自己的特點,而彩虹橋在整個徽州,乃至中國僅此一橋,她是徽州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成為婺源的象徵,是婺源標誌性的建築。

 

 


 

橋廊梁架,都沒用半跟釘子,每個亭子都有作椅子,可以坐下來欣賞周邊美景

 

 

 

從橋上眺望舂米水礁作坊,從彩虹橋上觀看遊人踏過人工石碣 ,人在山水美景中...美呆了... 

 

 

彩虹橋周邊的景色優美,青山如黛,碧水澄清,坐在這裡稍作休憩,瀏覽四周風光,會讓人深深體驗到婺源之美

 

 

彩虹橋的西岸是通往饒州府的古驛道,橋 十米 遠處有條 四米 寬的小河溝,古人做了一座石拱橋,取名登雲橋,即登彩雲的橋。

 登雲橋與彩虹橋名的組合,體現了婺源橋文化精髓:祈盼吉祥、發達。因此,在古代,仕子們回鄉赴任,一定要到這兩座橋上走走,踏青天,上彩虹,就能平步青雲;學子們,進京趕考,一定要來走走,踏青雲,上彩虹,高舉榜首,踏上仕途,光宗耀祖;徽商們,臨行前,一定要走走,踏青雲,上彩虹,希望生意紅火,衣錦還鄉。在古代,彩虹橋是周邊地區的人們討口彩的地方。彩虹橋的橋面部分是木質,不可能永久保存,它面臨自然腐化。先輩們考慮到將來的維修,所以整座橋沒有雕梁畫棟,做工都顯得粗糙、不清細。用隨時可請的普通木工來建造,只要做到厚重、結實、耐用就行。因此,八百多年來。歷代都有維修,充分體現了越簡單實用的工藝,越容易傳承與延續的哲學思想。彩虹橋的木質部分是古人圍繞後人易於維修而設計的。

 

 

 

 

橋下的矴步 

 

 

 

彩虹橋全長140米 ,由六亭,五廊構成長廊式人行橋。每墩上建一個亭,墩之間的跨度部分稱為廊,因此,也叫廊亭橋。從遠處看,亭略高於廊,形成錯落有緻。

 

 

 

 

舂米水礁作坊,清華人從唐朝開始即已懂得利用水利舂米、磨粉幫糧食加工。

 

這是人工製造的石碣,作用是抬高水位使水流減緩,減低水流對橋墩的衝擊,且水位提高後形成較大的平靜水域,魚蝦得以繁衍生存,對環境保育也有極大的作用。現在,則成了旅人的親水步道。

遊完婺源5大名村落,今晚趕往景德鎮過夜,到景德鎮大家熟悉的當然是這兒的瓷器,進景德鎮瓷宴吃晚餐的大廳就放著這台顯眼的瓷器大鋼琴

鏘~鏘~怎有蛋糕?


壽星在這兒啦!其實鏡頭這兩位都是同年牡羊座的壽星,邱教授夫人生日剛過沒多久,這回出門無解就一直注意旅行社有沒幫團員準備。

一整個晚餐無解一直唸著~~要回飯店前才看到蛋糕送來,原來是蛋糕店送晚了...把導遊跟領隊都急壞了,謝謝一票好友ㄝ謝謝旅行社的貼心,在國外過生日還是第一次...真的讓我永生難忘...感恩



 

3月29_汪口村_曉起村_李坑村_思溪村_彩虹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超級ㄚ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