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金門縣目前僅存的130餘棟古洋樓,均曾遭遇過國共戰事期間槍彈的襲擊,都殘留著許許多多戰亂悲苦的記憶。而今寧鄉古寧村「北山古洋樓」牆上千瘡百孔的彈痕與殘破的蒼樑,無疑是映現昔日「古寧頭戰役」慘痛的歷史現場,已成為金門紀念戰地中最熱門的景點。
北山古洋樓是金寧鄉古寧村北山聚落李金魚出洋菲律賓經營椰子生意有成就後,於1928年返鄉興建的,還聘請大陸南安的大師傅設計,並由本地古寧頭工匠李炎頭召集分配工作。李宅為雙落大厝左側增建洋樓大宅,為當時北山聚落中最豪華的宅邸。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李金魚與許多金門的﹝出洋客﹞紛紛留下宅院與產業,返回發跡的南洋僑居地躲避戰亂。
1949年10月,國民政府軍隊退至金門,10月25日凌晨爆發【古寧頭戰役】,由於【北山洋樓】位於北山村口,被共軍攻佔為前進指揮所,國共軍隊於北山村進行巷戰,後由國政府軍隊收復,並徵用做為北山指標所。1960年間,金門守軍戰略形勢調整,撤離北山古洋樓。由於古寧頭戰役,古洋樓與北山聚落曾死傷慘重,靈異事件迭傳,1986年金防部進行外部修繕,增建院牆、院門,並於左側立【北山巷戰紀念碑】供後人憑弔捐軀之英靈。目前院門已遭移除,原因不明。
北山古洋樓整修後極少對外開放,僅能從一樓精緻的雙「囍」門印石雕,陽台上「福、祿、禎、祥」柱飾,與殘破的牆垣上遺留的面磚、泥塑,並勉強從前埕仰望二樓門枋精緻彩繪,拼湊出往昔洋樓的華景,但是洋樓上累累彈痕與被封實的窗戶、架槍的槍孔,卻立即將想像拉回到洋樓經歷殘酷戰火的現實中!
〈取自網站〉
01
02
這是這次去拍的↑這是15年前去牆還在↓
03
這就是槍戰遺缺下來的彈痕累累
04
這右邊雙落大厝是後來又修繕的
06
你看這雙落大厝可想當年有多麼的豪華
07
08
這裡的石敢當不太一樣
09
10
你有沒覺得這裡金門走到那兒都好乾淨
11
12
這裡這裡的巷道都好窄,你可想像這兒曾發生了多少槍戰
13
這廢棄的房子,它可是用花崗石砌的ㄛ
這個對聯好有意思,橫批「夫妻恩愛」右聯「盟書早訂三生石」左聯「綵筆新開五色花」寫的真有意思。
15
這不知何用途?我有探頭看,裡面是廚房?但巷道沒排水溝?
16
17
在這裡繞了沒多久遇到這位老兄,好高興的跟我們聊當年,他說當年國共在這邊槍戰時他才3歲,你看這可怕的戰爭還3歲小孩都永遠勞記在心頭,他還說:當時他們都躲在床底下。他還很熱情的帶我們到處走走,說了好多他經歷過的故事給我們聽.....
18
19
這是祀奉玄天上帝的「真武殿」則是北山全聚落祭祀的宮廟,位於北山西角,座南朝北,廟初於明朝、清同治二年〈1853年〉,於民國70年〈1982年〉在度整修
20
你看這真武殿側邊好特別,屋頂跟別的寺廟不太一樣
21
【建築名稱】李增田昆仲洋樓
【所在位置】金門縣金寧鄉北山23-3號
【建立年代】西元1949年
【歷史沿革】
北山以李姓人家為主,代表李姓先祖源流的「隴西衍派」高掛在洋樓一樓入口的門楣上,象徵李姓在此的開枝散葉。北山的三棟洋樓中,李金魚洋樓(北山古洋樓)與李森椪洋樓完成於1920年代,繁複的裝飾彰顯起造者的飛黃騰達。相隔大約20年之後,建造於1949年的李增田昆仲洋樓相較之下便較為素樸。
【建築特色】
李增田昆仲洋樓的建築形式為五腳基洋樓加後落。五腳基洋樓正立面中央部份在重修前就已看不出是否有裝飾山頭,近年重修時也不妄加揣測,只是延伸兩側簷牆的預鑄水泥花瓶欄杆。後落平房採用與洋樓相同的「桃圓規」或是「梅花規」的屋頂形式,這在金門是出現比較晚的屋頂形式,常出現在次要屋棟或是洋樓中,五行中屬「水」,這種屋頂形式具有律動的曲線美且水也代表了財富,所以金門許多洋樓都採用此形屋頂。
〈取自網站〉
這位老兄帶我們到這棟洋樓,這ㄝ是當年槍戰被子彈打的整個牆上都是彈孔
23
24
25
原來這裡ㄝ屬金門國家公園,這棟洋樓現已是一家複合式餐廳,這兩姐弟ㄝ非常親切的帶我們在餐廳裡面參觀
26
27
28
29
李大哥ㄝ在北山找到屬於他的李氏宗祠
30
5月14日一早去青嶼海邊→北山→古寧頭→水頭漁港→迎城隍